本站訊 3月29日,江西省水利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吳義泉深入南昌縣紅旗聯圩試驗區實地調研指導農業節水灌溉項目示范區建設,強調要扎實推進農業節水灌溉科研工作,利用生態稻田實驗研究,積極探索在農業灌溉中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為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實現農業節水減排提供有力支撐。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錢榮明參加調研。
吳義泉走進示范區施工工地和田間地頭,實地察看示范區水資源條件,詳細了解生態稻田面積、品種,田間管理和目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充分肯定了項目示范區建設的意義、理念和科研路徑,要求把“科技+水利”的技術開發作為重大項目不斷推進,要把握春耕備耕正當時,加快生態稻田試驗進度,強化項目規劃、示范引領,全力打造特色鮮明、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
吳義泉強調,水資源循環利用是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重要內容,農業用水占我省用水總量的60%以上,迫切需要加強農業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建立量水而行、以水定產的農業用水制度;要全面準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要積極探索改變傳統稻田種植模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加快綠色生態轉型,提升稻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要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綠色農業。開展生態稻田種養模式示范推廣,提高高標準農田區域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生態稻田科技項目示范區是省灌溉試驗中心站承擔的“科技+水利”項目“水資源循環利用下生態稻田水肥耦合調控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核心示范區。該項目針對現有稻田種植區域灌溉排水技術和管理體系難以適應生態稻田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特征的問題,全面系統分析生態稻田種植區水分利用狀況,以稻田灌溉、肥料施用、病蟲害防控為研究對象,構建一套生態稻田水肥耦合灌溉控制系統,總結提煉一套實現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資源自我循環多目標的生態稻田水肥耦合綜合調控技術模式,為江西省實現節水減排、綠色發展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